故事里的人
强迫自己每周写一篇文章的,可就是做不到。不是没什么可写,要想写也能洋洋洒洒地写一大篇,不过是流水账罢了。
对于文字,我向来慎重。抛开文章的质量的不说,至少内容从不是为了应付而写。我不想让自己为了达到一个设定的目标,而改变了自己最初写字的态度。
高中的时候,每天晚自习回来大家都趴在自己的小桌子上争分夺秒的学习,那个时候别人都在学习,你会觉得连去个厕所都是浪费时间。可就是在那种情况下,我每天晚上回来的第一件事依然是写日记。我有一个质量非常好的日记本,里面写的每一个字都小心谨慎,生怕自己的心事配不上这么精美的本子。
第二天就要考试,前一天晚上大家都在背题的时候我还认真的在那个本子上涂涂写写,里面全都是和考试没有任何关系的少女心事。我的室友不小心看到我在日记本上写东西了,用一种不可思议的眼神看着我,好像在看一个不务正业的人。我当时感觉很羞愧,好像自己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红着脸继续写下去。
那个本子我现在还留着,里面的内容我不敢看。好像一翻开那个本子高中的上课铃声又响起来了,课间的教室又熙攘起来,而那个人又从最前排走到我旁边坐下来,用手指轻轻弹我的额头。
相见不如怀念。
后来我们见面时,彼此之间除了陌生就只剩尴尬了,昔日的美好霎时烟消云散。回忆里的人最好不要去见了。
他来找我的时候我并不知道,后来接到他的电话时,人已经到我的学校了。再看他的QQ签名“等着,我来了。”他从来都是这样让人猝不及防。
地主之宜总还是要有的,我带他去了海边。他第一次见到海,也没什么表情,也没拿手机拍照,他的反应让我觉得自己第一次见到大海时欣喜的拿手机“咔咔咔”太丢人。高中那会儿特别佩服他遇什么事都淡定,哪怕做错事被老师逮个正着。于是也暗自提醒自己时刻保持沉着,不要太小女生一样渣渣乎乎了。没想到我还是没有改变在他面前克制自己释放天性的习惯。
海边有给人拍照的小贩,以为我们是情侣问我们要不要拍一张。我们都摇摇头尴尬的走开。以前小小的课桌上有说不完的话,现在一望无际的海边相顾无言。那一刻,我突然很不喜欢自己。
后来我还时常遗憾,要是他没有来找过我就好了,那样我脑海中关于他的记忆就都是美好的了。
其实上学的时候也有不那么好的事,但人的记忆好像有自动筛选的功能,我所能够想起来的,都是美好的。并不是那段回忆本身有多美,是回忆里的我很讨自己喜欢。
今天是什么让我突然想起这么多呢,微博好友里有一个同样信仰天主教的女翻译,她时常三言两语,但不经意的话语里总是有一个人,让她牵挂。
有一个人的签名是:等雨停了,我就去找你!
一个“等”字害了多少人。
生活有时太冷冰冰了,而人又偏偏多情。
有哪个人不是带着故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