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想逃离
“逃,也没有什么不好的嘛。"
这句话来源于《银之匙》,主角总是在懊悔由于自己的懦弱而选择了这个农业高中而不是像其他人一样因为喜欢才来,感觉自己配不上这个处处带给自己快乐的学校。一个看着总爱开玩笑的校长说出了这样的话,大意就是,你能逃来,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至少,你还选择了逃走。今夜被洋葱熏湿了眼睛
平时切洋葱的时候总是屏住呼吸,不知道在哪里看到的报道,说如果不吸进去空气,眼睛就不会酸痛流眼泪。今夜的我无法屏住呼吸那么久,而今夜的洋葱也似乎特别刺鼻,不一会儿,我就泪眼朦胧了。
一边泪眼婆娑地炒着着洋葱一边小心翼翼地期待好吃的糖化洋葱。500 miles
还记得很清楚的是过去受到的邮件上写着:你已通过初选,研讨后会再告诉你结果。此后一别就四五六年了。
当时写作目的很单纯,只是为了赚钱。家里穷,想要赚些钱补贴家计,便拿着自己稚嫩的文章到处投稿,希望能收获个五十块,聊胜于无。谁曾用寸脚丈量世界
来观光的游客比景点好看。
大概分为几类:甜蜜的恋人,欢乐或疏远的朋友,一团和气的家人。她们都举着自己的相机和手机左拍右拍上拍下拍。当然这其中也有我的身影。只是今天的我太过疲惫了,选择在一个安静的角落坐下。和谁偷偷在醉酒中拥抱
很久没有喝酒了,一天口渴难耐,忽然想念起啤酒的淡淡香气,便一头扎进路旁的超市随手买了一瓶红罐啤酒和两个橘子。结账后瞬间就闷了一口,发现果然回忆是会变味的。啤酒还是一样很难喝,太苦了。
不是没有符合自己口味的啤酒。只是大多数的啤酒都太苦了。在最有趣的地方停下来
忘记在哪里看见这样的一句话,在最有趣的地方停下来,下次才更想继续下去。其实这句话可以扩充一下,在最想继续的时候,停下来。
你是我忘不掉的一个本子
总是先看到别人拥有一个东西的积极向上劲,才有了自己也想要有这样东西的心情。
所以高二的时候晚修下楼梯的时候被问梦想是什么的时候一脸懵逼,此后暗暗立誓要有自己的梦想。是故此时此刻,每当触及与自己梦想有关的词,都会心脏一阵发颤,多亏多年前友人的提问,以及她一脸正经地谈论她的梦想,我才会开始思考自己的梦想。屏幕里面的味道
最近在看一个教煮饭的电视节目的回播,过年前晚上十点半到十一点的时候会跟爸妈一起在家里看这个节目。有时候妈妈不在家或者睡着,就只有我和我爸爸两人。
美是冷静后的回味
过去总是不能理解为什么一部电影总是作为某个导演的名片去发行。
看了大半的书开始有点明白了所有的戏都是导演对于自己理想状态的再表达,镜头摄影剧本对白演员情感都出自导演的规划。从前懵懂,是被剧情,演员吸引了。但是归根到底,还是被导演的表达方式给吸引了,才会在毫无觉察到种种细节的情况下被电影所吸引。雨天 阴天 晴天
中午走在狭窄的鹅卵路上四处寻找能填饱肚子的地方,蓦地闯进一间普通的小店,店里只有我一人就食,四处三三两两情人好友就坐十分热闹,我也习惯了在玩手机等待午餐的间隙悄悄观察周围的人。
大概世上皆是无趣之人会更好
现在人人的口头禅都是希望自己能是一个有趣的人或者每天能遇到一些有趣的事情或者加入一个有趣的组织做一些有趣的活动享受有趣的生活。
这样的想法仔细思索的话真是着实让人可怕,因为这默认了自己的无趣同时又鄙夷起那些更加无趣的人的生活,自卑与自傲同时存在,矛盾却又十分合理地长存这世间了。写着夏天唤作冬天的本子
在文具店看见这两本简介可爱的本子,于是不远万里地将这两本本子随身携带,一本是暮春时节树木开始葱葱茏茏却未到盛夏时暗沉的深绿,其名为“春”,另一本是大雾时分不太平静的湖水灰蓝,却刻着“夏”字。
有些故事,不如不说
“我是一只咸鱼,不想承认,也不想否认。不要同情我笨,也不要夸我天真。”
哗啦哗啦。
“还梦想着翻身。”
哗啦哗啦。有时候我们会忘记自己也曾经种过花
今天登上了一个许久之前没有登上的账号,两年前写的一篇书评有人回复了几句。大意就是我写的那本书已经被拍成电影了。
在漆黑的电影院里
以前去电影院我都只选择看最热门的大片,因为激烈的打斗场面在电影院里面看会觉得更加过瘾。
用你手中的尺子度量我的生活
有时候生活的无奈不是语言不通,而是明明可以说话,却选择不说话。
犯错后的语言显得辩解,普通时候的语言显得谄媚。太阳城奇趣城市集
你顶着一头明明是昨天晚上洗过今天早上起来却油腻腻的头发,推了推架在鼻子上同样油腻腻的眼镜,抹了抹嘴边留下的口水,也不管书包上还粘着的那些。下车后看了看这宽阔无比的广场一眼,便开始面朝着太阳的方向前进。
放过自己的能力
我想起我读书的时候,有一段时间压力特别大却不自知,每天埋头学习,回到家听着姐姐的唠叨,我其实一点都不想听,她打扰了我学习,但是我知道只要拒绝了玻璃心的姐姐,她就会大发脾气,说我无情,只用读书吧,不用理她了。于是出于内疚,我只能听她大吐苦水,然后踏正十一点的时候,家人都回去各自房间睡觉,只留下我一个人在客厅无头无脑地写着习题。
至味在人间
所谓店大欺客,如果菜做得不好,服务员是不敢耍态度的,这是我在北京居住了四分之一个世纪最大的收获。
信笺
寄出的第一张明信片是在湖南,一口气买了十张明信片,收到的朋友也只有寥寥几个。那时候恨不得把明信片的每一寸地方都用上,写上自己平时难以说出口的话,写上对朋友的祝福。并且想象某天他们的信箱会出现此刻的我的这个瞬间,就觉得有种预知未来的能力。算是给别人制造了一些生活的小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