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遗忘的孩子
其实人的自我脆弱是经常会显现的。人们总说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精神内核的支撑确实需要而且只能通过自我来树立,但这并不意味着不需要他人的扶持了。
不得不尝试前进
不知道拥有自己百宝箱的孩子有多少。里边藏了多年间囤积的秘密,每拿出一样都包裹着不同颜色的情绪,随年龄变迁,向大脑辐射出嗡嗡声。刚在整理东西时,再次看见六七年前和前任的信件,忽然下定决心折弯投进了垃圾桶里,在松手的瞬间心脏深处感受到了那股久违熟悉短暂清晰的刺痛,像飞速跨栏时的膝盖刮伤,须以惯性压制痛感。
记一些对妈妈的想法
昨天晚上她和她的丈夫吵架了,她生气极了,孩子不理解自己,丈夫不向着自己,她一个人离开,大家可能只是认为她是在怄气,可她不仅是生气,更在伤心啊,自己辛辛苦苦,拉扯五个孩子成人,养一个孩子尚且不易,更何况五个,她还需要学习,还需要些时间去理解到的该如何去做。
读《人间失格》
一周之前读完了太宰治的《人间失格》,当时最直观的体感是闷,一种说不出来的疼痛久久地憋闷在心里,令我心悸。
出分之夜
现在最终结果还没出,理应不该说丧气的话,若是原来,我肯定又要说“别咒我”这样的话。
我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有时惯会求神拜佛,但此刻,我想,我终究不能再欺骗自己。製作玫瑰的教程
制作玫瑰首先需要准备材料,需要红色和绿色…我们可以在海边的夕阳下取到红色……但是那样红色会不够纯,是带着橘红色的,所以往往还需要继续等到太阳下山…取一小勺海边的紫黑色。
看花
且读一句志摩先生的话罢,阳春三月,陌上花开。
他们趴在窗户上,看楼下陌上,晚樱一簇簇地开,一团团地在枝头轻晃。讽诵
捻句惹花,旧词讽诵。
早读,熙熙的读书声作响。啁啾
要在盛夏的眉眼里啁啾。
暮冬早春的那几日,每节晚辅导前的课间,我们忙着啃点心理书包的时候,对面教学楼顶上总停着几只小鸟。青砖绿瓦橘树
青砖绿瓦橘树,我要回到春天的伊始。
突然是立夏。
这是我平生第一次这般眷恋春天,这般厌恶夏天。9枝生日蜡烛
也许每个人都会想象自己18岁时候会是什么样子,是怎样落拓不羁,又是怎样肆意挥霍青春,要如何用酒精点燃自己青春的激情,又要怎样用氤氲的尼古丁给自己的时光熏出一个个焦黑的印记。
抹茶冰沙底下的红豆
蛋挞瞄了一眼对面亮着的屏幕,屏保上一个女孩笑得灿烂,坐在对面的牛丸不经意地挂断电话,同时略带歉意地望了望蛋挞。但是蛋挞还是一如既往地用专心锐利的眼神直抵他的心房。空洞而又略带神情的目光,羞涩却又毫不退让,倔强,却又因为那亮着的屏保,刺痛了蛋挞内心柔弱的神经。
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总是有太多太多的人跟我说你一定要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事情,不然你就会陷入机械的齿轮之中,被枯燥的生活搅得半死不活。从烦躁厌恶,到忍让习惯,到最后麻木不仁。
“你难道不觉得这样的生活很可怕吗?”你激动起来一不小心还拍起了桌子。无迹可循的生活
总有一首歌,是你不应该听的。一听,就要想起一些忧伤的回忆,或者是沉浸在歌的情绪之中,开始没完没了地融化在悲伤之中。
这首歌纯粹是歌曲的旋律让人心碎,听了一次就足以让人醉倒了。平凡之路
我的妈妈是一个很踏实的人,她从来没有什么特别伟大的梦想,只懂得勤勤恳恳地缝制衣服,日复一日。就算被要求做一些隔外的劳动,她也无怨无悔地欣然接受。当初找的老公,她也不介意是否有钱,“只要两个人能一起努力,能吃饱,就可以了。”
再见原本就是再也不见
不知道在你的生活中是否有过这样的人。她们与你十分亲近,也相处融洽,如同挚友,却又有一层半深不浅的隔膜,但同时又比普通朋友多了一份默契。毕业了,分散了,在某个意想不到的瞬间将这个人记起,想去见一面吧,不仅失去了联系方式,也在犹豫着是否要经历无话可说的尴尬。
飘来夹着星星的云
每个深夜,为还依然坚持着刷牙的习惯,站在空空荡荡的阳台上,瞧见对面的楼房早已没有了灯光,瞧见街道的街灯依然散发着暖黄,还可以看见湖对岸的灯火,从前这个时候还有许多忽明忽暗的灯光在树丛中闪烁,但是他们离去,灯光也就更加零碎了。所以就会觉得世界只剩下一个在刷牙发出奇怪声音的我,还有漫天灰尘般的星星和大片大片白的就像假的云朵。
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好好吃饭
因为那是我的愿望。
在这个地方天气好的时候我能看见远方阿尔卑斯的山脉,清晨傍晚凉风阵阵,微冷,却也能吹得人自在。眼睛里看着年轻的倒影
有时候出去外面逛逛走走,交流最多的不是年轻人,反倒是年老的人较多。上了一些年纪的大叔总是不由自主地皱起自己的眉头,看着有些可怕,啄磨着他今天是否遇到了什么烦心事,因而远远地观望着,不敢靠近。
白米饭泛白
之前讨论会的时候,大家轮流推荐一个新栏目。我提议不如做一个关于食物的栏目,但是不止于食物,还有关于食物背后的故事,比如这个食物混杂着什么样的记忆潜藏在心底,比如这个食物让你想起怎么样的故事,等等等等。日子过得飞快,总有什么事情是与食物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