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
这是秋天。
我妈曾对我说过,她最讨厌秋天了,秋天总是凄凉萧瑟的。
我狠狠的笑了笑她,说她文艺范出来了,不适合她。
她扭头就和我怼了起来。玫瑰与向日葵
夜已经深得连星都睁不开了,月亮也被淹没。整个世界平静但也暗流涌动,白昼已然死亡,黑夜肆意嚣张。
秋香色
在高考之前就一直想着考完试之后到哪里去玩,旁边的诗雨说要不去海南?就是六月份正是热的时候,三亚在那么的南方,会不会更热?本来还对海滨城市跃跃欲试的我们一听到这样的推测纷纷打起了退堂鼓,似乎贴近赤道的海风并不能阻挡热浪的侵袭,“不如我们去北京吧!”
好呀,去北京吧!遗夏
该用什么来填补这遗夏……
风拂过脸,在我耳边喃喃细语。它说:秋来了。或许你只是迷路
有时候我会不停问自己,活着干什么?我不清楚,我只知道我有些累,我便去了我过去的地方,想找找活着痕迹。
但我说不出,这个公园熟悉却陌生,还是那样嘈杂,人来人往,向我一步步靠近,再穿过我身旁,剩下我去猜想。路灯忽闪着,还是没有修好。很多鸣虫,很静很吵。乡村教书日常
虽然已经当了三年的教书匠,但是直到这个班我才真的有教书育人的感觉。
我所在的学校紧邻隔壁县的经济强镇,很多家长都会去隔壁县的隔壁镇(骑电动车也不过十几分钟)打工。
而从隔壁镇上镇中心小学最难的手续也不过是一张家长的本地工作证明,所以这个村子很多学生都去了隔壁县的隔壁镇上学。《月亮和六便士》书评书摘及自己的理解感悟
六便士的重要性在生活的秩序中大于月亮,那些选择月亮的勇士在人群中多么渺小而孤立,得不到家人朋友的理解,被他人嘲笑,逆着社会的主流前行,困难重重。尽管如此,还有人放弃一切去寻找自己的月亮。这不仅仅需要勇气,更需要毅力。要去做一个奔向月亮的人,就要做好孤注一掷的思想准备。
《厌女:日本的女性嫌恶》
读完这本我觉得我可能真的长大了,因为日本文学和社会学文学在从前来说属于我无法读明白且读不下去的一类,但我把它看完了,还写写画画记了点东西。
《如梦之梦》读后感
算是正式接触的第一本剧本,这是一本很让人震撼的书。其实故事不长,十二万字而已,花了一夜断断续续读完了。
《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读后感
同学说要去看一个叫《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的音乐剧,说这部剧是根据小说改编的。不久后,我看到了这本书的电子书,先浏览了下简介,感觉跟之前看过的网络综艺《戏剧新生活》里的《狗心》有点像。于是想着找个时间看看,顺便判断自己有没有去看原著改编剧的必要。
《药》读后感
鲁迅先生的作品在我眼中是最能反映那段中华黑暗日子的,先生写的小说和塑造的人物数不胜数,个顶个的引人发省。最令我有感触的,是《药》。
《狼图腾》有感:“草原”与“中原”
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不可调解的矛盾
看《狼图腾》有感
农耕民族向来是一个坚持勤奋的民族,我们不断奋斗,努力,为了我们自己的好生活,和美好未来。《艾青诗选》读后感
夏日里,当太阳逐渐炎热起来,听着蝉鸣,闻着花香,紧紧依靠在书桌旁窗边的树荫遮去了娇艳的阳光,捧着一本好书,细细品味……好似也会当年动荡时代。
《爱欲日本》读后感
其实本书的日语直译应该是“色与爱的比较文化史”。佐伯这本书主要也就是从明治时代的文学(也有一些大正和昭和)切入,但是仅这一个时代也足够了:接受西方文化并且开始转型的时代正是明治。前有“色”文化的繁荣的江户,后有近代化的大正,“爱”的概念也刚刚传入日本。
岁月打磨了心境
我不害怕分别,每次分别都是一次重生。
你说得对,他并没有比你强在哪里,感情这种东西是无法比较的,只不过在适当的时机,他出现,抚慰我的焦虑,抚慰我的抑郁,抚平我想要伤害自己的冲动。
去年3月,我疯了似的拿剪刀扎向我的手臂,可能是力道不够大,可能是剪刀顿了,可能是生本能作祟,只破了一层皮。我调节好,然后又崩塌,如此反复,我点着烟在深夜起舞。《你是宇宙安排的邂逅》读后感
距离上一次阅读已经大半年,这半年来无数次拿起,都草草翻阅后被搁置。学业和工作压的我喘不过气,焦虑每时每刻都萦绕在心头。深知不能长久下去却无法改变,最近因为学校停课,我也迎来了将近半月的假期。
金箔黑巧克力蛋糕
高贵简约的黑金搭配,尽情展现“少即是多”的美,绵软糕体藏入酸甜杏子酱夹心,丝滑黑巧淋面将所有惊喜藏匿~ 视觉享受拉满的金箔黑巧克力蛋糕, 下午茶时间简单来一块就很好。
童年的春夏秋冬
童年好多事都不记得了,只记得童年很快乐。
研究自己
人能完全掌握自己的命运吗,还是无论如何选择都会后悔?分析角色到这一步,对比现实中的自己,发现我的思维方式并没有高级多少。
偲为勉
一个女孩子的名字里带一个“偲”字。这不是一个常见的字,于是大家围在一起讨论这个字要怎么念。平常大家叫她“思思”,都以为是诗词的“诗”,或是思想的“思”。这大抵也归结于她总喜欢说书,也喜欢思考一些不算很有必要的事情。